第一章(1/ 2)
八十年代末期,一场前所未有的、国内少见的淘金大潮将在这名不见经传的偏远小乡镇掀开帷幕,同时这里也将发生前所未有以及+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的所有人也将接受洗礼和心理从未有过的重大裂变……
邱元坝,一个偏僻贫穷又及其落后的乡。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唯一的优点就是山上植被很好,春暖花开的时节,四处郁郁葱葱。绝大部分都是坡地,农村人种庄稼都是刀耕火种,一年的收成除了供给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填饱一家人的肚子,年终便没了多余的粮食。
一条河把这个乡几乎分成了两半,人家遍布山前山后,掩隐于树林之间或坐落于山头之上。世世代代在这里生存,感情是融入血液的。虽然也常听人说外面的世界怎么怎么不一样,可并没有多少人想去看看,因为早已习惯了这种生活,在大多数人眼里,这里的就是世界的,世界的也是这里的。
二娃就出生在向阳村。向阳村其实一点都不向阳,相反,还阴湿,日照时间很短,也许是人们对阳光的向往和期待才取了这么个名吧。
他父母生了两女一男,他是幺儿。农村有句话叫: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他初中毕业后基本不上坡干农活,什么割麦子掰包谷种荞麦都和他无关,乡街小卖铺却是他每天必去的地方。坐在铺子前面小木凳上喝着啤酒嚼着花生晒着太阳,好像从来就不去想想两个姐姐和父母此时正顶着大太阳,挥汗如雨。他父亲骂也骂了,打也打了,分家甚至要赶他出门什么狠气的话都说过了,没有丝毫作用。五十几岁的父亲也想:要干大事要干大事,干去吧!要死要活随你了。哎,谁叫他就这么一个儿呢。
二娃初中别业后出国两年门,但好像没有找到任何感觉,回家时一分钱没拿回来。他冥冥中总是感觉他的未来不在远方,脚下这片贫瘠的土地才是他事业的归宿。
可在这抬头看见的是山,低头是水的地方,祖祖辈辈、世世代代都是和土地抗争,而一年到头每个人铆足了劲也只是从老天那里争的极少保命的粮食。
事业,事业在那里呢?二娃也很迷茫。他总感觉自己心里有一团火在不停的燃烧,烧的他有时坐立不安,有时甚至想像传说中的异人一蹦就上山顶,用奇异能洞察一切的眼光来看看这些绵延不断的山林和广袤的土地到底能带来什么样的财富,然后改变这里代代的贫苦。
在这里他已生活了二十几年,他已二十四岁,早该结婚生子了。可家庭条件一般,少有人给他说媒。父母也想让他早点成家立业,以便让他收收心,不要整天都是不着调云里雾里的想法。可总没有合适的,不是他嫌人家就是人家嫌他。
这天,二娃好像有正事要干,所以在家吃完饭给大姐吭了一声就约了童年伙伴三毛和张海平两个去街上了。平时这里人上街赶集都是背着背篼提着篮子徒步20里到街上,今天运气不错,刚出村口不远,就碰见鹞子坪住着的严老四两口子赶着手扶拖拉机腾腾过来了。严老四是四川人,他具备四川人所有的闪光品质:勤劳,不怕吃苦,脑子还灵活。
两口子不但把庄稼务得漂漂亮亮,小生意也做的风生水起。开始都是用背篼从各村收些鸡去街上买,现在还收些别的花椒木耳什么的,还买了拖拉机,这也算是资本增长了的标志吧。他有个女儿,据说和二娃有点意思,但这个不可能,严老四绝对不允许自己女娃和这么个不务正的人搞对象的。
二娃下了拖拉机和三毛几个直奔杨树河坝。杨树河坝是离乡街2公里远的一条河滩。河滩上有棵据说几百年的老杨树,因此得名。杨树边有一很深的潭,据说有好几丈深,还淹死过人。
本地人用木板镶钉一些所谓的‘摇金门’,闲来无事就在这里取取表皮的沙子筛筛金,运气好两三天也能搞个半克一克的。那也不少,当时的黄金价格是40元一克。
今天好像还有一个人,个子绝对过不了1.6米,头大腰粗,上嘴皮好像沾了一撮野草似的胡须,一说话左右直晃。半个脑袋几乎已经没毛了,看着像五十,其实只有四十岁。嗓门很大,底气很足,个子虽然不高,但开口足可以压倒一切。
这位是从河对面踩水过来的,来到二娃身边,把过河时挽起的裤腿整理好后,操着接近四川的湖北口音直冲二娃喊:搞求啥子吆,我在河那边转半天了。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二娃没这么客气过。二娃今天特意买了一包翡翠烟,说着话就递了上去。二娃显瘦,比这位高不了多少,但匀称的身材,加上虽然花钱不多却得体的穿着,跟这哥站在一起,要受看的多了。
不远处两个‘摇散门’淘金的老汉嘴里叼着烟直往二娃这边瞟,二娃冲他们喊:看求哩看,好好摇你们的金。都一个大队的,经常见面。虽然都知道二娃是出了名的游手好闲,但人不坏,除了在初中刚毕业时和别人打过两次群架进过两次派出所外,人还算不错。也讲道理,对人该叫啥叫啥,行动一点都不迟缓相反跟猴似的很精干。
和那位见面具体说了些啥二毛和张海平都不知道。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